產品發表 包羅萬象 模型拍賣 綜合討論 直昇機 飛機 同協會 回首頁

台灣遙控模型-RCTW

 找回密碼
 申請
查看: 1362|回復: 4

台灣發現4種本土松露 顛覆國際見解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年8月30日 09:34 PM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7-08-30   聯合報
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傅春旭博士所組成不到10人的研究團隊,過去4年,靠著雙腳行遍山間,一步一腳印,一掘一希望,發現4種深埋在土間的台灣本土松露,29日傅春旭團隊舉辦「台灣松露資源研討會」,發表這項重要研究成果,不僅為台灣松露調查史增添新頁,也改變國際對松露分布的見解。


















傅春旭團隊研究團隊指出,綜觀過去學者的研究都發現,台灣極有可能存有多樣的松露品種,因為台灣中海拔山區分布著廣闊的松科、殼斗科植物,適合這類地下真菌的生長,目前所知的地下菌類就已經達到世界種類的6%。

過去台大森林系教授胡弘道於1992年發表第一顆台灣松露、2009年後又發表第二種松露-屑塊菌,但兩個都是本土黑松露,還從未有發表過本土白松露;這次研究團隊在山林間找到兩種台灣本土白松露,為台灣山林的資源研究寫下新頁,團隊成員將兩種白松露分別命名為雲杉塊菌與溪頭塊菌,此次還發現兩項台灣新的真松露品種分別是台灣腔塊菌與疣孢大團囊菌。

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研究員張東柱表示,全世界最貴的菇類就是松露,不過,由於松露這類菌類都長在地底下,無法一眼就看到,由於調查過程特別辛苦,因此累積的研究資料也特別少;傅春旭表示,這次調查成果希望能拋磚引玉,讓學術、政府單位都能知道我們的山林土地中的生物多樣性是十分豐富的,唯有了解土地中存在著哪些物種、了解土地中的生物多樣性,也能讓保育更有意義。

松露被視為珍饈,不只歐洲國家,亞洲地區包括大陸、日本甚至泰國等,也投入尋找發展本土松露的可行性,像是大陸就已經找到50多種當地的松露品種、日本、泰國也陸續發表新品種。

●台灣松露發現 顛覆國際見解
尋找松露並非漫無目標,傅春旭團隊先分析可能的生態分布熱點,再進入山林尋找松露芳蹤,傅春旭表示,根據國外研究,松露一般生長在PH值七到八之間的鹼性土壤環境,團隊再依照松露一般適合的溫度轉換成海拔高度,分析約是坐落在台灣海拔八百到一千五百公尺左右的山林間,調查出六十四個松露可能寄生的生態熱點,前往進行調查。

尋找松露不容易,根據國外調查,尋找松露的方法,可以觀察樹木周邊是否有「火燒圈」跡象,因松露與植物形成菌根之後,會分泌物質,減少雜草,此外,有松露形成的地方,土壤也可能會出現裂縫。

本次調查結果,也大大改變國際上對於松露分布的見解,不同於國外,這次找到的台灣松露比較多分布在酸性土壤中,也多以年輕的樹種容易找到,研究團隊這次原本只以找到新品種為目標,沒想到一找就找到四種,證實台灣地下菌類的生物多樣性確實相當豐富;團隊分析,本土種松露可能還有更多,亟待更多調查資料。

研究團隊指出,這次也發現找到松露的地點,地表植物大多單純、淺根、且土壤質地鬆軟不紮實,大多在斜坡、不積水的地方出現;不過,關於確切的樹種與地點,研究團隊仍對外保留,避免有心人士,覬覦松露的價值,非法破壞山林。

團隊指出,尋找松露十分不容易,而且新鮮松露超過一個禮拜,就會變得其臭無比,根本無法食用,研究團隊也提醒,掠奪式的方式挖取松露,可能會失去台灣珍貴的物種與其多樣性。

●低頭翻土找松露 頭腦體力不可缺
松露生長在地底下,尋找松露的過程中,不只要背起超過20公斤的裝備、著上登山鞋、徒步6天5夜,手拿耙子、開山刀,披荊斬棘行上無人山間處,還要或趴、或躺、或臥,手拿著耙子,不分晴雨,一吋一吋地埋首苦挖,有研究人員在調查過程差點摔下山壁,最後徒手抓住咬人貓,才得以保命,是不幸中的萬幸,尋找松露,不只需要體力,也要高度熱枕。

傅春旭研究室的松露調查團隊不到10人,基本成員只有7人,其中超過一半是女生,分別是林業試驗所助理林文薇、台大森林研究所畢業生李鎧彤、宜蘭大學園藝所碩士生林芳瑜以及陳致麗,另外,還有台大森林研究所畢業生黃勁暉以及林試所助理研究員林介龍、研究員張東柱博士。

林文薇笑稱,尋找松露是個「悲傷故事」,研究團隊娓娓道來,一趟上山最長持續待過六天,研究過程常常不是在研究室中吹冷氣,翻找文獻資料,而是拿著耙子、開山刀進入荒煙漫草的山間,開闢小徑,尋找松露可能出現的地點,幾個人到定點後,就找一棵樹下或趴、或蹲、或躺臥在土壤、泥石中,撥開落葉、枯枝,以翻找松露。

黃勁暉回憶找到雲杉松露的那天,研究人員前往八通關林道,徒步背著行李、食物上山,那天雲霧非常濃厚,能見度受限,他趴在樹下,幾乎徒手挖泥土,挖到了一個比一元硬幣小很多,只有5公厘,表皮奶油色的團狀物,看起來極像松露,頓時感到十分振奮,隨後繼續挖掘,果然找到不少。

林文薇表示,雖然這次成果很不錯,不過,其實走了很多路,幾乎都沒挖到,每次上山,徒步行走10公里起跳的山路,還得就地取材飲水、挖茅坑,林芳瑜跟陳致麗補充表示,許多路是崩塌路,根本難以行走,探查的過程當中,還有研究人員差點墜落谷底,幸好及時抓住山邊的咬人貓才保住一命。

林業試驗所團隊帶領老師傅春旭博士表示,目前利用印度松露已經成功訓練出一隻松露偵測犬,偵測犬已經可以分辨印度松露的氣味,不過本地的松露發現區域還不夠多,數量不足以經常訓練偵測犬偵測氣味,此外,現在台灣山林禁止攜帶犬隻上山等也是個問題,但未來還是會持續以人力翻找的方式,繼續尋找松露。


心得:
原來台灣也有松露,而且不只黑松露,還有更稀有的白松露
聰明的台灣人如果能更進一步研發出大量培植的方法,那就太好了。



點評

給星星: 5.0
給星星: 5
  發表於 2017年9月2日 02:05 AM
給星星: 5
  發表於 2017年9月1日 07:11 AM
給星星: 5
  發表於 2017年8月31日 07:05 PM




上一篇:時間旅行? 80年前壁畫驚見智慧型手機!
下一篇:尷尬!強國女想被撿屍 旁邊3名男子卻...
發表於 2017年9月10日 03:40 PM | 顯示全部樓層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

本版積分規則

世界各國訪RCTW統計

手機版|台灣遙控模型-RCTW

GMT+8, 2024年3月29日 05:44 P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